全國統一服務熱線:15821596221
摘要:配電室內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直接影響到室內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結合某市配網配電室管理現狀介紹了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建設的可行性,詳細閘述了系統試點建設方案。實踐證明該方案實現了配電室運行環境實時監測和遠程控制調節,提高了配電室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帶來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配電室;環境,實時監測,遠程控制
引言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對配網的供電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配網配電室作為供電系統中的重要電力設施,要求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配電室內由大量配變和開關設備等組成,在生產實際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室內運行環境一一溫濕度、SF。氣體濃度等缺乏有效監管,如果室內運行環境長期不達標將嚴重危及開關設備的可靠運行和運維人員的安全。保證良好的運行環境,提高配電室運行可靠性,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某市配網配電室管理現狀
根據10kV配網相關建設,某市地區配網配電室均要求配備空調、排風機,對處于地下或其他潮濕環境的要求加裝除濕機、水泵,以保證室內溫度、濕度和SF。氣體濃度等符合安全可靠運行標準。同時,每月對開閉所、配電室開展定期巡視掌握設備運行情況和運行環境參數。但是,由于配網點多面廣,配網運維檢修任務重,每月開展定期巡視的時間有限,平均每月每個配電室巡視到位僅一次有余,很難實時掌握各個開閉配電室的運行情況,運行環境監控措施不到位。
鑒于此,本文提出建立一套運行環境智能監控系統,使得配電室的運行環境能夠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控,并實現運行環境遠程控制。
2運行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可行性分析
首先,建立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實現運行環境實時在線監控,可遠程控制配電房內空調等設備,及時調整各項環境參數,能夠很好地達到期望值;其次,某市城區各個配電室內空調、排風機、除濕機和水泵等各種環境控制設備齊全;另外,各個配電室電力通訊光纖均同步建設,通訊光纖均已敷設至各個配電室,通訊網絡硬件基礎較好。建立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并決定選取龍湖山莊配電室試點建設運行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建設
3運行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建設
3.1確定系統功能
在同一個監控界面上,實現環境溫度、環境濕度等所有環境數據實時遠程監控功能。
系統可以實現燈光、水泵、空調等設備的開關狀態監控。
環境參量超標自動告警及自動排障功能。在監控中心對環境參量超過預設值時發出視聽告警,在平臺的圖形展示界面或者電子地圖界面上閃爍顯示,以及通過語音、短信方式自動通知值班維護人員,并自動將排障資料打印/存檔。
監控模式可以選擇列表監控和電子地圖監控兩種模式,方便故障配電房定位。
鏈路檢測功能。系統通過監測設置,實時監控輔助主機以及通信線路,自動診斷設備及鏈路故障,并實時顯示在界面上,確保實時監測系統工況。
3.2確定系統建設方案
如圖2所示,環境監控系統采用分布式和模塊化架構,運行環境監控系統分為站端設備和軟件系統兩部分。
4運行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實施效果
自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在龍湖山莊配電室試點建設以來,實現了配電室運行環境24小時實時監控和遠程控制調節,大大保證了配電室內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現場運維檢修人員的安全性,獲得了巨大的安全效益,達到了系統建設之初的期望值。同時,配電室運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高,降低了設備故障率,減少了運維檢修工作量,帶來了經濟效益。另外,可靠性的提高提升了優質服務水平,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5安科瑞配電室環境監控系統
5.1概述
配電室綜合監控系統包括智能監控系統屏、通訊管理機、UPS電源、視頻監控子系統(云臺球機、槍機)、環境監測子系統(溫度、濕度、水浸、煙感)、控制子系統(燈光、空調、除濕機、風機、水泵)、門禁監控子系統(讀卡器、開門按鈕、磁力鎖)、安防監控子系統(雙鑒檢測器)。
5.2應用場所
適用于軌道交通,工業,建筑,學校,商業綜合體等35kV及以下用戶端供配電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
5.3系統結構
5.4系統功能
實時監測;數據查詢;曲線查詢;運行報表;實時告警;歷史事件查詢;用戶權限管理;網絡拓撲圖;遙控功能
5.5系統硬件配置
6結論
配電室環境監測系統實現了配電室運行環境參量24小時實時監測和遠程控制,保證了室內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也保證了現場運檢工作人員的安全,帶來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系統試點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將在整個市區鞏固推廣。
參考文獻:
【1】余曙江,開所內部運行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應用研究[J].電氣應用,2012,31某市(21)某市:88-90.
【2】周曦,等.輸配電開閉所環境及安全綜合監控系統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3,34某市(7):210-2613.
【3】姜建.智能開閉所綜合監控系統的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
【4】謝正勇.六安市配網配電室環境智能監控系統建設探索與實踐.
【5】企業微電網設計與應用手冊2022.05版.